日前,测试公司总经理陈锦山荣获“第六届上海科技企业家创新奖”,上海科技企业创新评审委员会和上海市科技企业联合会向陈锦山颁发了荣誉证书和荣誉奖牌。
2011年,由于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工作需要,陈锦山出任中国通号上海电信测试公司工作。该公司是经铁道部批准成立的专门从事通信、信号检测,具有国家级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相关检测工作,是中国质量监督管理协会会员单位。
陈锦山到任后,迅速对公司的市场、财务、人事等内外运行情况和企业管理作了调查摸底,并着手研究作出对策。他与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一道,提出要“立足检测测试业务,向检测仪器、成果转化、技术产业等专业领域发展。以检测测试为核心竞争力,采用多元经济结构策略,建立和完善行业价值链;依靠集团产业带动,发挥自主创新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本运作能力,积极拓展业务市场,建立广受信赖,技术领先,管理先进的培育型上市企业。”的总体思路,并制定出以“创新驱动,多元发展”的发展战略和事业目标,力争在三年内打造一个具备上市条件的全新的测试公司。
在做强主营业务方面,陈锦山积极拓展市场。他组织实施京沪高铁、京石武客运专线通信系统静态验收测试;上海地铁、重庆地铁、苏州地铁等通信系统测试;磁浮PIS系统改造项目和磁浮相关终端设备国产化研制;铁通互联网骨干网络二期工程;铁通七号信令网二期工程;网通沪汉穗沪长途管道光缆工程;铁通长途交换网优化工程等多个重点工程的试验测试和第三方验收测试的工作;打造公司技术发展和创新平台,获得国家科技部、政府资助多个项目;与德国莱茵(高科)和同济大学(高校)联手合作,整合三方资源,做到强强联合,合作共赢,并服务于上海和长三角区域及国内外。
在抓好经营的同时,陈锦山高度重视抓好内部管理,不断提升公司档次。他围绕公司的发展战略,将注册资本金由原来的100万元增资扩股至1000万元;在此基础上经申报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享受有关减免税的等优惠政策;整章建制已下发了30个制度办法,使公司各项管理有序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复审通过,并成功实现了扩项目标,使检测能力由原来34个大项增加至36个大项,共210个参数,并增加了电磁兼容和高低温试验等测试能力。
陈锦山靠着几十年的工作阅历和社会实践,建立起了丰富的人脉资源,被市、区有关机构吸纳为上海经信委计划专家库专家,闸北区科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他善于“两个文明”一起抓,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名公司管理者,坚持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在技术发展方面着重技术创新,确定技术攻关方向,搭建技术发展平台,有效组织科技项目的研究,注重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增强公司的整体技术实力,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他的带领下,测试公司正在朝着蓬勃向上的健康方向不断迈进。并努力在近期跨入上海市区级文明单位和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的行列。由于陈锦山的创新思路和进取风格,激励并鼓舞着公司的每一位员工,使之成为积极向上的不懈动力,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
早在1989年,陈锦山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铁路第一个万门程控--广州枢纽万门程控工程,并一举开通成功。随后组织参加全路数据通信网、全路卫星通信网、DMIS调度通信、IP互联网、GSM-R数字移动通信等多项铁道部重大工程建设,在数字程控交换通信、分组交换数据通信、光通信、GSM-R数字移动通信等方面,刻苦钻研,努力实践,已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铁道部数字通信方面的专家。曾多次作为铁道部验收组专家对英国GPT公司、德国PKI公司、意大利ITALTELUT等进口通信设备进行验收测试。
2007年,陈锦山作为中国通号上海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协助负责集团公司技术工作,他在组织和参与公司创新拓展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取得了一系列非凡的工作业绩:经申报公司取得并通过了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技术中心获批“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称号,公司被认定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树立了公司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新形象;公司荣获国家发改委技术产业、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上海通信信号电信检测服务平台”成为上海市认定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具有“上海通号”品牌效应的技术服务平台,标志着公司技术服务领域有了新的拓展。另一方面,也获得政府科研经费的资助,得到了政府科技匹配资金近千万元,并减免部分企业所得税,有力地推动科研工作的进展,为公司下一步技术创新和科技产业化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科研工作的蓬勃开展。
对一位在上海公司兢兢业业埋头干了40多年的资深员工来说,最使陈锦山引以为自豪的是--他把人生最精彩的岁月全部奉献给了他痴迷的通号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