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杨光和本报通讯员张艳田凤义
2012年6月以来,在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的指导下,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为适应全球市场竞争和企业做优、做强的需要,大踏步地调整发展战略,重组资源,调整产品结构,实施战略转型升级,掀起了新一轮“产业革命”。
目前,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已重组完毕,管辖11个分公司、4个子公司,堪称轨道交通行业的“电务航母”。为了发挥资源整合后的优势,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连续召开以市场经营为主题的各专业战略研讨会,紧锣密鼓地谋划资源重组后战略扩张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集团管理层和职能部门形成强烈共识:在做优、做强通信信号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机电、牵引供电、接触网、市政工程、智慧城市和智能化项目市场,加快转型升级为集设计咨询、工程施工、产品工艺研发等于一身的系统集成商和总承包商。
“通信看上海,信号看济南。”这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施工领域对中国通号两大专业品牌的评价。资源重组之后,中国通号上海公司、济南公司和广州公司合为一体,两大专业品牌整合到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的旗下,有利于尽快实现优势资源的规模效应、聚变效应和集成效应。
在管理和市场经营方面,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一直都是同行追赶的榜样。集团很早就进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和海外市场,形成了铁路、城轨、海外“三足鼎立”的持续发展局面;积极实施企业战略转型升级,致力于开拓系统集成、电信测试、运营维护市场。目前,这几大板块市场已初具规模,成为集团做优、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的支柱。
针对城轨通信信号专业多种招投标模式共存的市场形势,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整合系统集成部、设计所、工艺研究所和技术中心资源,打造出我国城轨领域第一支通信系统集成专业团队,并取得了通信信息系统集成甲级资质。依托这些优势,集团近年来连续中标北京、上海、重庆、沈阳、哈尔滨、成都、青岛、昆明等城市的轨道交通通信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其系统集成能力赢得了业主和竞争对手的普遍认可和尊重。
如果说,通信信息系统集成专业使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具备了高端产业链能力。那么,电信测试专业则大大提升了集团的产品科技含量。集团设置的电信测试中心,具有通信、信号、自动售检票(AFC)、综合监控等系统工程验收测试和设备检测鉴定能力,是中国质量监督管理协会会员和铁路运输安全产品入网检测单位,是原铁道部指定的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和产品质量认证试验室。现在,该电信测试中心承担着国内80%城轨和50%高铁的检测认证及国家标准编制工作。
在5月28日召开的2013年市场专题分析会上,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员工就市场经营布局、重点市场经营策划、新领域业务开拓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统一市场布局、按专业划分全国市场、主要领导经营分工、与竞争对手探索多种合作互利共赢方式、成立华南市场部等议题上达成共识。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朱洪忠表示,虽然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但还需下功夫整合资源释放正能量。按照做优、做强的战略部署,集团将加快战略转型升级步伐,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