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渝黔线上的先锋

发布时间:2017-04-27 作者:吴小东 来源:上海工程局 字号:

     引言

每一个先进集体的荣耀都是相同的,每一个先进集体的品质又是独特的。

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深入一线,采访了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的三个先进集体:上海市工人先锋号——成都分公司迪士尼项目部、全国五一巾帼文明岗——维保分公司上海轨交3、4号线运维班组、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状和工人先锋号——中国通号渝黔项目部,了解他们的事迹,倾听他们的声音。让我们向先进学习,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2公里,20分钟,13个陡坡。

两根缆,480分钟,4个天窗点。

1个标段,49公里,85%是隧道。

……

当看到这一项项数据时,当亲临现场时,当侧耳倾听他们的故事时,人们一定会体味到铁路建设者们的艰辛。2015年10月至今,在山高崖险、歧路难行的渝黔大地上,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渝黔铁路项目部全体员工们已经奋战了600多个日夜了,再建一条渝黔线,为重庆、贵州两地的人们搭建一条时速200公里的新坦途。该线建成后,重庆贵阳间的旅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0个多小时缩短至两小时以内,重庆至广州也将只需要5个小时,为珞璜、赶水、夜郎、娄山关、遵义等12个车站沿线山区民众出行提供极大便利。

2017年3月27日,贵州省总工会举办的“2017年贵州高铁建设新跨越劳动竞赛誓师大会”上,中国通号渝黔铁路项目部荣获了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状,息烽作业队获工人先锋号,也为中国通号渝黔铁路建设者们全力推进全线建设吹响了嘹亮冲锋号。在五一前夕,我们深入一线,一探荣誉背后的艰辛与汗水。

两根计轴电缆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渝黔难,难在既有线。新建渝黔铁路,又称为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分为重庆枢纽改造、贵阳枢纽改造、渝黔正线建设三个单元。2015年10月进场后,项目部先后高效完成了重庆枢纽改造中的珞璜便线施工、息烽站过渡改造工程,均为既有线施工项目。

既有线施工,是项目部遇到的第一只也是最大的一只拦路虎。仅仅是在重庆枢纽改造中,童家溪线路所、双碑线路所、陶家场线路所就得分别与兰渝铁路接轨、成渝客专接轨、既有珞璜站接轨,技术条件复杂,安全管理严格,给施工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和压力。

2015年12月21日,当珞璜站的两根计轴电缆顺利割接拉通后,杨阳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这是我从业以来做的第一次既有线改造,太不容易了。”杨阳说。他是渝黔项目部信号三分部的总工,前前后后一个多月,他和同事们为这两根计轴电缆操碎了心。

一条便线,一个小站,两根电缆,正是渝黔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艰辛中的一个缩影。

珞璜站是旧渝黔线上的一个小站,为了配合新建线路建设和重庆枢纽改造,需要将旧线拨接至新线。正式施工前,经过详细的现场勘查和原设计图纸比对,杨阳发现了一个关键制约点:因为需要连接至新信号楼,有两根计轴电缆长度不够。

既有线只能请点施工,换新缆,工作量太大,根本无法按期完成。经过技术人员反复论证研究后,项目部确定了接续一段电缆的方案。然而,方案确定后,真正的困难才出现。珞璜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车站了,站内缆线标识早已模糊不清,连哪根电缆是计轴电缆都没法直接辨认。杨阳说:“以前的电缆都是直埋地下,原本想通过进路找缆的方法行不通。总共60多根电缆,光挖沟就得好长时间。”挖沟并不是技术活,如果在新建线上很快就能完成,但是既有线只能请点或者监管计划施工,时间宝贵,不能浪费。进路不好找,就从室内终端下手,没有既有线改造经验的杨阳,每一步都需要探索,苦思冥想之后,确定了利用电缆导电性找缆的方法。

这是抽丝剥茧般的过程。先通过缆线的粗细做第一层筛选,缩小试验范围。再剥开所选缆线的第一层缆线皮进行钢带导电校号试验。为了防止因年代久远缆线绝缘皮损坏误导试验结果,再利用更深一层的铝护套进行导电校号试验,以确认初次试验结果。调度李广海解释说:“因为铝护套已经是接近内芯了,内层保护皮损坏的可能性很小,铝护套导电试验的结果相对更加准确。”尽管铝护套导电试验已经能基本确定所要找的两根电缆了,但为了100%确定,又利用备用芯线进行了拉通试验,确保万无一失。两根计轴电缆的搜寻试验充分展现了通号人的严谨。

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切准备好后,关键的后续收尾割接工作仅用了四个天窗点就完成了,并且一次性顺利拉通。四个天窗点,不过8小时罢了,但为了这8小时,信号三分部的员工们花费了一个多月时间。

渝黔线上苟江站施工工艺

用脚丈量每一公里

“站在高架上面,我跟同行的车站人员说,底下那楼怎么那么小。人家就笑了,说那可是20层的高楼呢。”通信信息一分部的总工王治华谈起在高架桥上勘测的一件趣闻,笑了。通信信息一分部负责渝黔线重庆段的通信信息工程建设,其中重庆枢纽改造通信工程繁琐复杂,既有客车线又有货车线,仅仅客车线就包含了6条线路的改建。

为了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王治华逐一勘测各条线路的情况,以制定最为科学合理的方案。在巍巍群山之间,在耸立云间的高架之上,他用脚丈量每一公里,而且更多的时间是在夜里。因为都是运营线,而且歌乐山、井口等站还是跑动车的,想要勘测只能是在凌晨。

白天,行车于山间已然艰难,又何况是晚上呢。采访期间,前往赶水东站的路上,真切感受到了山路行车之难。山脚下到新建赶水东站,虽然只有两公里的路程,但却要经过13个陡俏的上下坡,而每坡必有一弯,或90度,或60度,临渊而行,让人胆寒不已。而渝黔线全线桥隧比高达90%,共有隧道145座长203公里,桥梁320座长127公里,行车运输之艰难可以想见。王治华就是在这样的山间勘测的,一旦上线行走,车没法跟着,他们只能步行,走过隧道,跨过高架,到了相对平坦的地方再发定位让车来接。“半夜走在80米高的高架上,冷风嗖嗖,还是很吓人的。”王治华说。

4月19日,赶水站机房配线施工中

功夫不负苦心人,实地勘测让王治华发现了设计图纸中的疑点和现场施工的难点,为技术方案的编订提供了过硬的支撑。在勘察中,发现了井口至141线路所区间与新建黄桷树隧道平行的还有3座隧道,设计图中要求黄桷树隧道口直放站连接六角隧道漏缆。中间跨接两座既有隧道,又是既有线,是没法施工的,幸亏勘测现场发现了,为及时调整方案提供了依据。在141线路所、井口、歌乐山三角区域内,无线部分错终复杂,发现了五斗湾隧道直放站至井口区间,海拔高度落差大,之间穿插既有线且又是高架线,没法直接拉通光缆,经过不懈调查的努力,最终制定了先从五斗湾隧道至既有大湾隧道直放站再至井口的放缆方案。王治华说:“如果我们不去现场勘查,不及早发现问题,到时候一定会延误施工的。”正因为有这样脚踏实地的态度,王治华带领下历时5个多月而制定的技术方案才能够顺利通过三个工务段、一个通信段、一个电务段、三个车站的层层审批,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基础。

其实,每一次的施工,通号人都会跑径路,用脚去丈量每一公里,确定基站位置,确定桥梁、隧道的实际长度,这是必备的严谨。去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周雅仕、刘金峰在老师傅们的带领下,继承了通号人严谨、敢吃苦的精神传统,拿着百米尺测距,一天二三十公里,一步步地,一遍又一遍地走遍了贵州境内233公里铁路线。通号人的精神,就在无言的行动中,传承了下来。

熄烽之战

有时候,一场关键战役就能看出一支队伍的素质。在新建渝黔铁路工程中,息烽站过渡改造工程就是这样的一战。

息烽站是川黔线既有车站,也是新建渝黔铁路正线开工建设的第一站。车站建设需要拆除旧信号楼,再建一座同时满足川黔、渝黔两线运营的新信号楼,为此需要对通信信号工程进行系统性的改造。

万事开头难,正线建设的第一仗困难重重。息烽站是川黔线必经之路,极为繁忙,项目部进场时又正值2015年底,遭遇春运,为了保障安全,施工时间受限。受图纸不足的制约,很多工作难以尽快开展。项目部就将前期准备工作做实做细,一是做好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负责息烽站改造施工的信号四分部、通信二分部针对既有线施工开展实作培训,OPM项目部则主要组织安全和设计培训,“既有线施工,安全最重要。在前期没有施工条件时,我们经常组织人员去成都铁路局的安全质量中心进行培训。因为息烽站既有线改造的特殊,我们还组织各项目分部的经理、总工、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比如邀请设计单位讲解列控数据复核、讲解旧有设计图纸等。”渝黔铁路OPM项目经理韩学军说。截至目前,项目部已经分批次组织86人到成都铁路局参加既有线施工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这些工作不但有利于后续施工,而且为项目部在渝黔公司的安全质量考核中加了分,多次在月份安全质量考核中排名第一,并在2016年全年劳动竞赛站后施工单位中综合排名第一。

有前期的安全技术培训打底,更需要现场施工中的精细。“由于息烽站改造牵扯到既有设备的搬迁,就是给列车运行的‘大脑’和‘神经’搬家啊,不仔细不行,我们重点做好前期的摸排工作,做到一根电缆都不能出错。”信号四分部项目经理王卫东说。2015年毕业入职不久的葛勇就在师傅的带领下,根据既有及改造图纸对电路配线进行摸排核对,确保100%无误,用了10多天的时间完成了前期摸排。施工中还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通信二分部杨新刚说:“由于设备都是80年代的了,部分设备会出现关机重启后便死机的‘怪病’。”为此发现这一问题后,作业队将设备搬迁至新楼后,都提前开机进行单机调试以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好相应的预备方案,以防万一,确保拉通试验时不出问题。

8月1日,通过电务段室内外验收、各系统试验后,项目部正式开始了过渡施工。细化,是关键所在。过渡天窗点每天仅有150分钟,时间极为宝贵,项目部将过渡方案一再细化,经层层审核后最终制定为分7步过渡的方案。与此同时,对分工也进行了细化,将施工人员划分三个大作业组:新信号楼组、旧信号楼组和室外组。其中,室外组又根据信号机、道岔、轨道电路等不同设备,明确了每位负责人的分工职责,实现了步步有方案,步步有人管。最终,8月16日凌晨,顺利完成新旧信号楼的过渡,8月29日8时15分,息烽站于正点开通,新建渝黔铁路正线通信信号工程首战告捷。

息烽站,新信号楼电缆引入间

8月29日凌晨,息烽站干线电缆割接

       目前,渝黔铁路正线建设工程已经进入全力冲刺推进阶段,力保5月30日完成正线实体工程量。渝黔项目部表示将继续坚持前期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化质量意识,不断提升工艺品质,从打造精品站、建设标准站入手,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发扬工匠精神,将渝黔铁路建设成为又一个通号精品工程。

 

 

 

 

 

 

浏览次数:827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