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成都分公司“昆明匠心”QC小组,维保分公司运维L6车载QC小组 ,北京分公司QC小组,测试公司铁塔监测平台研制QC小组均获得由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主办的,2017年度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成果二类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研究成果吧。
“昆明匠心”QC小组的《线缆固线器的研制》
“昆明匠心”QC小组是由成都分公司昆明地区项目部的现场班组人员,业务骨干等组成,负责昆明地区地铁,长昆客专通信工程等。小组人员在施工中针对设备布线所暴露出配件多,易浪费,施工耗时长等问题,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工艺美观,确定以“研制新型线缆固线器”为活动课题,该课题为创新型。小组成员在项目部经理的带队下运用PDCA法等QC质量管理工具,进行了大量试验和现场验证,发扬“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团队精神,最终研究出新型线缆固线器。运用新型线缆固线器后,不仅施工工艺统一规范,在相同人员数量及工作时间内其施工效率足足提高了两倍。同时,新型线缆固线器于2016年6月成功申报了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并取得证书。

维保运维L6车载QC小组的《降低车载中央处理器散热风扇故障率》
维保运维L6车载QC小组由维保分公司运二项目部的人员及业务骨干组成,负责上海地铁6、7号线通信信号设备维护工作。因为六号线所使用的车载系统是泰雷兹的CBTC系统,该系统中的核心处理器单元是VOBC(车载控制器)中的MPU单元,这个单元中最重要的板卡是车载中央处理器,接受中央发布的移动授权,同时处理并控制列车按照信号方式运行,所以一旦发生中央处理器故障,则有可能导致列车下线。为了保障6号线列车安全运营,节约维修时间,L6车载QC小组针对车载系统缺陷、不足,确定了以“降低车载中央处理器散热风扇故障率”为活动课题,该课题为现场型。小组成员由项目部经理亲自带队,运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方法、头脑风暴法,排列图、鱼骨图、雷达图等QC工具,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现场验证,如愿完成了小组活动前制定的目标,车载中央处理器散热风扇故障率由活动前制定的下降到6%超额下降到4%,为分公司节省了返修周期,节约了维修成本,更为实现中央处理器风扇故障的自主维护积累了经验。

北京分公司QC小组的《提高镀锌钢板风管一次制作合格率》
北京分公司QC小组成员来自北京8号线机电项目部,负责北京八号线三期机电专业设备安装工程,该工程是由上海工程局集团承建的第一个大型机电工程。风管制作工程前期安装的一个重要环节,全标段风管面积共29800平方米,其中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兼排烟系统风管体积较大,风管面积占整个车站的60%,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空调、通风及防排烟系统风管面积占整个车站的40%,而风管大边长尺寸主要有四种规格,为了提高镀锌钢板风管一次制作合格率,QC小组成员以此为活动课题,采用头脑风暴法积极讨论,用排列图找出主要因素,进行要因分析及确认,经过反复实践与探索,最终达到了课题目标,提高了风管一次制作合格率,为八号线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贡献了力量,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节约成本共24554元。

铁塔监测平台研制QC小组的《铁塔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平台的研制》
铁塔监测平台研制QC小组是测试公司由总经理及公司质量控制、硬件开发、软件开发和专业检测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铁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铁塔的歪斜、倒塌等故障,足以严重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铁路通信铁塔的维护主要靠定期巡查、人为观察和仪表测量,这些防护手段都是不受控的被动安全防护,而且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不容易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无法满足铁塔实时监测的需求。基于上述问题的分析,QC小组成员以“铁塔在线监测系统监测平台的研制”为活动课题开展本次活动。在进行各方调研后,根据需求,采用头脑风暴法各抒己见,并用亲和图归纳整理,综合上述的多项方案比选最终确定了铁路通信铁塔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基本监测流程,达到了课题初始设置的目标,系统各项功能满足铁塔安全监测的需求。近年来,项目成果在龙漳线、哈齐线、沪昆和贵广高铁通信铁塔在线监测系统等等得到运用,在一系列的使用过程中大大缩短了故障点的判断耗时,减少了需要同时配备的维护人员,不但可尽早排除安全隐患,还能将整体维护工作的效率大幅度提升,因而提升了整体的经济效益。

上海工程局集团一直以来在施工生产领域全面推进QC活动,以QC活动为抓手,通过对施工工艺改进、施工特殊工具的开发研制等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近三年来,上海工程局集团已经有24项QC小组成果获得全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优秀成果,他们以扎实的活动基础、充实的活动内容、严谨的PDCA循环、充分的图表数据分析、新颖的发表形式赢得了评委以及各方的高度认可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