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页面

我们在“深夜日落”的喀什驻守、筑梦

——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喀什整备库改扩建工程纪实

发布时间:2020-02-20 作者:周月 来源:西安分公司 字号: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古老的丝绸之路开始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喀什这座沉睡在祖国西部的边城渐渐苏醒。在这座小城,中国通号人,领略了180多天的“深夜日落”奇景,每天,用汗水浇灌希望,迎着悄然而至的黑夜,追逐最后一缕阳光,迎来每一个奋斗的白日。

喀什,是南疆地区的重要城市。而喀什火车站,也因此成为南疆地区客货运的重要站点。“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新建和若铁路即将于2021年开通,库喀线正在经历提速改造,原有的喀什客车整备所将无法满足未来的运行需求,亟需改扩建。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的建设者们,也因此来到了这片神奇的热土。

喀什整备库改扩建工程由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承建,总建筑面积为23888平方米,包含房屋建筑、电力、通信信号及暖通给排水等专业。作为新疆地区的铁路重点改造项目,乌鲁木齐铁路局和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集团高度重视,乌鲁木齐铁路局董事长张海涛多次协检查组莅临项目部指导工作,上海工程局党委书记、董事长万宝华在工程推进期间深入项目一线,解决施工难题,科学统筹,推进施工。自2019年7月至12月,项目部全体职工团结一致,奋勇攻坚,顺利于2019年12月16日18:00,迎来了客整所改扩建后的第一辆列车。

以科学规划,与时间竞速

项目部自成立后,始终坚持“严细、高效、文明、创新”的企业精神与诚信守约的经营理念,科学组织资源配备,调集各方技术骨干。针对喀什整备所施工内容广、施工环境恶劣、工期紧张等问题,西安分公司内部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协商,最终形成适应该项目的一套标准化施工方案及管理模式。

房建工程制约着其他专业的施工,必须按时完成,争取提前完工。因此,为克服在两条既有线之间施工的难题,项目部变被动为主动,见缝插针,利用列车间隙进行紧急抢工,加大劳动力及机械设备投入,采取24小时制轮班作业,与时间竞速,抢出大量时间,确保整体工期。

与此同时,根据房建专业进程,通信、信号专业同步推进线缆敷设,精准卡控线缆沟开挖等关键节点施工。电力专业随时跟进,一旦具备房屋条件,便进行辅助边跨高低压室设备、变配电所设备、灯塔及灯桥施工,实现了各专业间的无缝对接,环环紧扣,高效推进。

8月15日,第一根钢立柱顺利完成吊装;9月13日,完成基础施工;11月14日,喀什站新联锁的顺利开通;12月7日,喀什客整所成功送电;12月16日喀什整备库顺利通车,项目部全体职工用行动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关键节点,迎来最终胜利。

以科技创新,提工程品质

建设期间,西安分公司应用BIM技术,用科技带动发展,为本次项目提供全面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BIM技术,将细部设计、派工信息、设计变更等内容实时传递至工程项目管理平台,实现设计、施工的科学有序动态调整。同时,对重要节点的施工进行模拟演示,预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优化计划施工工序,合理设置施工作业面,既提高了工人的安全防患意识,也加强了对工程质量的把控。

面对大库三维空间内设备接口、管线接口繁多等问题时,项目部利用BIM建模,进行接口“碰撞”演示,形成最优BIM三维图。施工中,严格按照BIM图施工,实现了多接口协同,最大程度上解决整个大库三维接口问题,用科技服务精细施工。

以担当为先,聚团结之师

喀什的冬季,夜晚最低温度常低至零下十几度,昼夜温差极大,项目部施工人员顶着凛冽刺骨的疾风与严寒抢时间。为在工期节点内完成施工任务,凌晨开天窗施工,半夜商混站紧盯混凝土运送等等,都是常态。夜晚的电话铃声变成最频繁响起的闹钟,裹着军大衣在工地办公室快速“眯一会”,都成了奢侈。

然而,通号人无怨无悔。

王维刚(中)

王维刚,西安分公司副总经理兼第一综合党支部书记,为了节约时间抢工期,他每天坚持在工作第一线,吃住都在工地。白天蹲工地督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晚上召开协调会议,集中处理项目上的物资设备等各项问题。

薛孝锋,西安分公司经济管理部副部长。工地上,大家经常调侃:“薛孝锋的电话是热线,一般要坚持才能打进去。”因为喀什客车整备库改扩建工程是既有线施工,涉及到很多和工务段、站前单位等配合单位的现场协调工作,他每天耐心的跟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各项工作,直至问题解决。

朱小亚(左一)

朱小亚,西安分公司总经理,作为公司的一把手,每个项目他都认真盯控,由于喀什客整所涉及专业多,涵盖面广,他将大量精力都投入其中,一天休息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

项目部里兢兢业业的建设者还有很多,大家始终怀抱一个信念,朝向一个目标,挥洒着自己汗水。大家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圆满回报,就是喀什客整所顺利通车。

如今,焕然一新的喀什客整所安静地接待着来来往往的火车,而通号人却一步未曾停下,新建和若铁路等工程还在等着大家,等着大家再次去为大美南疆刻上又一个“通号印迹”。

 

浏览次数:843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